5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了《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从2016年到2018年,将推进303个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约为4.7万亿元。重点是完善快速交通网络、基础交通网络和城际交通网络,推动形成国内国际通道互联互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功能完善、便捷高效融合、综合优势和网络效益更好发挥的综合交通网络。其中,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将重点抓好10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2000多公里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约1.6万亿元。这一投资额已经大大超过了“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的1.1万亿总投资。
轨道交通三年投资超过“十二五”总量的《行动计划》指出,近年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能力逐步提高。它在促进投资、调整结构和稳定增长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精确政策的重要起点。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密度、覆盖面和质量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实施一批现实需求迫切、基础条件成熟、长远发展有利的重大交通项目,以提升整体路网容量,保持较高的建设强度和投资增长率。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行动计划中列出的4.7万亿个项目将侧重于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其中2016年将投资约2.1万亿元。2017年的投资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2018年的投资约为1.3万亿元。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是过去三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以2016年为例,全年有131个重点推荐项目,包括51个轨道交通项目。全年投资约2.1万亿元,其中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近9000亿元,占全年投资的40%以上。根据历史数据,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完成了1900公里的轨道交通,投资1.1万亿元。根据上述项目清单,2016年轨道交通投资超过“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投资总额的80%。未来三年轨道交通投资的重点将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行动计划》,将推动实施国家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改善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加快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多层次、多模式、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北京已将10个轨道交通项目列入项目目录,总投资超过2200亿元。其中,北京三号线项目总投资415亿元,新建线路37公里。北京17号线项目,新线路48公里,投资492亿元。我们如何做我们能做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2016年两会期间各省市公布的数万亿基础设施投资清单来看,轨道交通投资比例也是最高的。一方面,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新的投资支持。作为一个巨大的投资项目,轨道交通是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不断下放,项目审批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的高投资和高运营成本也给当地财政资源带来了负担。近年来,一些城市公布了地铁运营亏损的原因,并提高了票价。以北京为例,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3年,北京市政府对北京地铁公司的各类财政资金补贴为221亿元,其中2013年财政补贴的基本运营损失为26亿元,改造支出近20亿元。2014年底,北京地铁告别了2元一票制,实行了3元一票、分段定价的新售票制度。根据北京的公共地铁运营成本,地铁费用为每人8.56元。价格调整后,地铁平均票价将达到4.3元和4.4元左右,地铁总造价的50%左右由财政承担。今年5月5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地铁票价受到进一步关注。在许多场合,学者和政府官员经常提到香港模式。香港地铁是世界上唯一盈利的地铁线路。参与中央省几个轨道交通项目的“运行部委”的一名官员表示,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很高,任何人都难以运营。目前,内地各条线路的运营模式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处在探索道路的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非常成功的运营模式。他还说,当地政府应该尽其所能。如果政府有足够的资金,一些城市将不得不大量借款修建地铁,成本和利息加上运营成本将难以消化。这位官员以该市的城际铁路建设为例。一旦投入运行,就不太可能停止。它要求当地政府弥补损失并保证运营。一个月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赵公开表示,城市应该以自身经济为基础,而不是盲目地相互比较。他还提到,随着征地拆迁成本、劳动力工资和物价的上涨,地铁建设成本也在快速上涨,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和金融实力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做出选择。赵提醒,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运营补贴成本逐年增加。他希望地方政府和城市在规划期间特别注意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并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选择适当的系统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