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货运新闻,3月9日(微信:cn156news)“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热门词汇。这个词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明确提及五次。3月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川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NPC代表徐冠巨也以“民营企业优质发展”为主题发表了讲话。——1——(全国人大代表、川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浙江开始新的征程徐冠巨说,在听取和学习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份报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放在首位,把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以“三比一、一减一补”为出发点,通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徐冠巨认为,浙江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大省,始终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几年来,浙江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和支持下,他们行动迅速、积极,努力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追求高质量发展。“随着浙江经济走向新时代,它已经开始显示出全新的活力和生机。浙江已经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征途。”徐冠巨在他的演讲中这样说。通过一线实践和调查,浙江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那么,作为一个拥有大量民营经济的大省,它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呢?在这方面,徐冠巨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企业的第一线实践和调查,“取得了切实的成果”。首先,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2017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6%,十大传统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2%。对此,徐冠巨分析,这是由于“三比一降一补”和环保组合拳不断推出。“肮脏肮脏的小作坊、锅炉和烟囱的数量明显减少了。成千上万的企业被淘汰出落后的生产能力,行业供求关系开始逆转。”徐冠巨说。第二,高质量发展日益成为企业的共识。如今,制造企业正在逐步摆脱低水平扩张的模式,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数据显示,浙江省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五年前的2.05%上升到现在的2.43%。企业加大了安全环保投入。此外,新行业、新模式和新模式不断涌现。2017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1%。其中,浙江数字经济已经在全国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第三,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好。徐冠巨指出,亲新的政治-商业关系为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气氛。据报道,浙江率先推进“一次最多跑”改革,使企业办事更方便。近90%的审批和服务项目可以“最多运行一次”处理。第四,面对新时代,优势企业对发展更有信心。对于民营企业的投资,徐冠巨给出了一组数据,证明浙江民营企业在未来的投资中可以称得上“大胆”。统计显示,2017年,浙江民间投资超过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全国增长7.3个百分点。在徐冠巨看来,浙江的企业在创业发展方面更有活力。根据部分被调查企业的反馈,大部分企业将2018年关键绩效指标增长率设定在20%以上,部分企业还提出了未来三年“翻番”的计划。徐冠巨还举了川化集团为例。据悉,川华集团是浙江民营企业的一员,是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家从传统制造业起步的32岁企业,其业务涵盖货运、化工、农业、投资等领域。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何实现“凤凰涅槃”,走出一条面向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徐冠巨给出的答案也很明确,那就是“坚决推进转型升级”。徐冠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要求,从认识和行动上阐述了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就理解而言,新时代应该以高质量的发展为标志。徐冠巨说,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共享、互联、平台是大势所趋,不断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深刻变化。与时俱进,将时代元素转化为企业发展元素,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在行动上,要以通信货运为切入点,以构建智能货运系统为出发点,为实体经济服务,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徐冠巨表示,为解决制造企业服务系统支持不足、货运成本高的关键痛点,有必要接入智能货运,应用数字化技术,采用平台模式,实践共享理念,建设城市货运中心网络、智能系统和支付系统三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传输网络”。据了解,川化集团的城市货运中心已经覆盖全国160个城市。智能货运系统将供应链中的所有主体连接起来,最终实现互联和一个订单。基于转移支付的金融服务可以为大多数中小企业提供包容性金融服务,而转移货运可以为大多数制造企业降低40%左右的货运成本。徐冠巨认为,川化集团的转型升级在过去的五年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司的营业收入每年增长20%,利润每年增长40%,为新时代更高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冠巨绝对肯定地说。把握和改善发展空间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作为浙江的先发优势,民营经济可以说是高质量发展的“底盘”。然而,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相比,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培育新优势、叠加新动能、焕发新活力,还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因此,徐冠巨在讲话结束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创新思维的引导,按照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第二,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让数字技术为生产和制造服务,就像它为生活和消费服务一样。第三,我们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货运系统的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