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
国家邮政局宣布,截至12月20日,2016年中国快递量已超过300亿件,并继续占据全球* *。这也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快递业发展的开始。
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的第30批快件发源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由当地一名茶农通过中通快递湄潭店发送。近年来,由于实施了快递西进和下送工程,我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提高到80%,每年带动数千亿元农副产品流入城市,工业品流入农村。仅在2016年前10个月,通过全国网络销售的农产品数量就超过了1000亿元。该行业在帮助农民利用网络打开市场、振兴渠道和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中国快递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出稳步发展和提高的趋势。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278.9亿件,同比增长52.8%。营业收入3544.1亿元,同比增长44.3%。其中,11月快递量达到37.6亿件,同比增长44.5%,成为历史上最繁忙的月份。每日平均快递量超过1.25亿件,是去年同期的1.4倍。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全天邮政和快递公司收集了1.76亿个包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75%。
在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6.7%的背景下,中国快递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年业务量突破300亿大关。首先,供应方结构改革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电子商务、制造业、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升级,快递业的上游产业环境逐步优化。快递本身迫切需要提高服务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多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供应模式正在加速形成。其次,它还受益于互联网,为快递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快递业连接着供需双方。企业积极提高服务匹配能力。服务于各行各业和新经济的生态系统建设已经开始。第三,新的开放经济体系为快递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的步伐已经加快。快递公司的订单处理、跨境运输、海外仓储和海外配送能力逐步提高。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仓储管理服务的改革为快递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快递业务许可程序的不断优化和商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聚集,不断释放快递市场的活力。国家邮政局加强了活动期间和活动后的监管,坚持监督与管理相结合,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快递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快递业已经抓住了互联网加崛起的机遇。依托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更加全面的基础网络,全面提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期间,快递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分别增长7.8倍和3.8倍。公众对快递服务的满意度从68.7%上升到74%,限时准时率总体保持稳定。在各级地方政府和邮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邮政快递企业投入巨资,基本实现了两大建设成果:一是城乡快递网点18.3万个,全国新建和在建快递货运园区200多个,干线车辆20多万辆,三家独立航空公司运营81架全货机;第二,它是一个大品牌,有6个品牌企业,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与此同时,电子运单、自动分拣和智能终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服务站、连锁商业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