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创新驱动新引擎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起草一份互联网加行动计划,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3日闭幕的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经济学家们就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崛起意味着什么?面对新常态和新格局的挑战,政府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在互联网上倡导变革、创新和发展新生态
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新浪董事长曹国伟表示,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服务的特点,可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驱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了全球工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加速了它们的融合。互联网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新常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说,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影响,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苏波解释说,就产业形式而言,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融合。从创新模式的角度来看,创新载体已经从单一企业转变为多学科、多领域的创新网络。从生产方式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在不断深化,智能制造正在加速发展。从组织形式来看,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生产特征日益突出。
那么,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是如何逐渐发展壮大的呢?曹国伟的分析显示,在过去10年里,互联网催生了许多经济体,与传统产业和平共处。在过去的10年里,互联网改变甚至颠覆了许多传统产业。这种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通过互联网营销,然后是渠道的互联网,然后是产品的互联网。今天,互联网已经开始完全融入传统产业,如金融、教育、旅游、卫生和货运。
加强整合,迎接互联网的新机遇
尽管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正在迅速发展,但前面的路还很长。* *近期数据显示,中国85%的网民已经使用手机* *,但互联网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互联网经济的增长仍有很大潜力。曹国伟说。
那么,互联网加的创新动力是如何被触发的呢?
我们不能只有大量的新经济互联网企业。同样重要的是用基于信息的思维和技术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龙国强所说,互联网加和工业制造业的结合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这种结合的突破是智能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认为,智能制造的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性化定制可以有效地将规模经济与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同时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新特点;二是通过系统优化提高制造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三是推动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形成,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四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必须坚持一体化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苏波说,工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一直是以创新为重点的活跃领域。我们要把一体化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最终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的制造业肯定不会是当前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工程为形式的制造业,而是一种满足顾客需求甚至创新顾客需求的新的制造形式。至于智能制造的前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董事长熊预测,如果中国能抓住新一轮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机遇,就有可能在过去相对落后的行业中迎头赶上。
加速转型,互联网加测试中国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目标人群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产业和信息产业本身。如何适应互联网加的新模式,顺利进入创新驱动的快车道,也是对中国企业的考验。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红列举了目前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规模与定制的矛盾,即如何在低毛利率条件下实现稳定的规模经济和定制的用户服务。过去,集成电路行业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很高,* *率也很高,但在新常态下,该行业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如何支持高成本投资和高科技投资?第二,在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过程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中的哪一个能够带头,哪一个充满悬念和刺激?第三,单独吃饭与共享的矛盾,即如何实现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到平台生态系统中龙头企业的转型。
互联网启动了企业改革的进程。这绝不是修理,而是企业的重新启动。刘烈洪认为,互联网思维要求企业重新审视产业链,不仅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生产、供销、人事和财产管理的全过程,还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来推动企业转型。
互联网刚刚开始催生新的产业和模式。曹国伟相信,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将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五年后,中国将有100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与手机和社交网络紧密相连。互联网和产业的跨界融合也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五年可能比过去40年更加壮观。曹国伟说。